天津市能源化工防爆安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依托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22年批复筹建,2025年1月通过认定并进入正式运行。重点实验室是能源、化工等领域防爆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防爆设备本质安全及风险防控技术、爆炸危险场所多模态感知及主动防爆技术、防爆产品全链条溯源技术、面向能源化工防爆安全的标准体系等为主要研究方向,聚焦能源、化工等重点应用场景,为行业的安全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为促进重点实验室创新发展、开放共享,推动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重点实验室特面向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等单位设立开放基金课题。重点实验室将根据申请单位的工作基础、技术可行性、创新性、预期成果、经费情况、资料完整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立项。
研究内容:面向海上平台、场站等开放环境,基于热成像测温型气云成像红外相机,研究甲烷气云语义分割模型与泄漏关键点检测模型,研究结合红外气云成像与可见光成像的气体泄漏视觉语义分割方法和基于多光谱融合的泄漏源目标类型视觉识别与位置估计方法,研究气体泄漏点视觉精准定位和气体泄漏扩散方向实时判别关键技术。
预期成果和考核指标:(1)形成甲烷气云视觉分割和泄漏点定位算法1套;(2)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
研究期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2月(以签订合同为准)。
资助金额:不超过7万元。
2.2 基于防爆电气设备隐患检测的多模态表征数据集构建方法研究(课题编号:2025-02)
研究内容:解决能源化工防爆电气检测过程中图像、视频及传感信号等多模态动态数据的融合与处理问题,建立深层语义对齐与跨模态知识图谱关联模型;建立多源异构数据的集中式处理架构,实现数据的预处理与智能化标注;统一特征表示,形成标准化输入,构建有效的优化反馈机制。
预期成果和考核指标:(1)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2)构建防爆电气设备检测多模态表征数据集的研究报告;(3)构建1套防爆电气设备隐患检测的多模态表征数据集;
研究期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2月(以签订合同为准)。
资助金额:不超过7万元。
2.3 能源化工绝缘密封材料多场耦合失效机理与预测模型研究(课题编号:2025-03)
研究内容:针对能源化工装备在高温(≤350℃)、高压(≤10MPa)及CO2/H2S强腐蚀等多场耦合极端环境下绝缘密封材料的失效问题,聚焦聚四氟乙烯(PTFE)、硅橡胶、丁腈橡胶3种典型材料,系统开展温度-压力-化学场协同作用下材料失效关键因素与退化机理研究。通过设计基础与耦合环境加速试验,构建标准化性能参数数据库,揭示微观结构演变与宏观性能退化的关联机制,开发轻量化失效预测模型,形成材料状态评估与失效预警技术框架。
预期成果和考核指标:(1)形成3种典型绝缘密封材料(PTFE、硅橡胶、丁腈橡胶)的标准化性能数据库1套,包含≥40个关键性能参数(电学、力学、热学核心参数),数据准确度≥95%;(2)建立多场耦合失效预测模型1套,模型预测误差≤12%,形成失效机理研究报告1份;(3)开发材料状态评估与失效预警技术框架1套,支持工程现场实时监测,准确率≥88%。
研究期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2月(以签订合同为准)。
资助金额:不超过9万元。
研究内容:针对油气生产爆炸危险场所2区典型场景,进行点燃源装置/设备关键性筛选,聚焦场景区域中研究对象运行过程中的参数特征与油气泄漏风险,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评估转动件、往复件、密封件、电气件等关键部件的风险特征开展FMEA,分析多维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并归集其中影响释放源风险变化的关键对象和特征参数,形成一套指导现场风险辨识与数据监测的指导方案。
预期成果和考核指标:(1)构建3种以上关键点燃源对象零部件FMEA模型;(2)筛选并归集FMEA模型中10项以前影响释放源风险变化的关键对象和特征参数数据集;(3)提交一项2区模拟场景下风险辨识巡检与数据监测方法的研究报告。
研究期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2月(以签订合同为准)。
资助金额:不超过7万元。
研究内容: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所列2828种危险化学品为研究对象,集成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与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构建结构化知识引擎数据库;开发AI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钻井液用化学剂的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根据钻井液用化学剂物理危险性的分类及各组分对混合物危险性的贡献,给出安全决策支持等信息,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评估提供科学工具。
预期成果和考核指标:(1)形成危险化学品、混合物智能查询、化学品分类与风险预测数据库;(2)一套开源的、基于AI的钻井液用化学剂风险预测模型;(3)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
研究期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2月(以签订合同为准)。
资助金额:不超过7万元。
研究内容:融合GB/T 4457–4460、ISO 129及防爆专用制图规范,建立包含几何特征、工艺属性、安全标准的二维/三维符号特征库,覆盖≥200类防爆设备典型符号;研发适配CAD图纸的智能识别算法,攻克防爆专用符号提取难题,实现二维图纸数字化重建。
预期成果和考核指标:(1)构建特征数据库≥1万条(覆盖90%以上防爆设备符号);提供特征库报告1份;(2)发表SCI/EI论文1篇或申请发明专利1项;(3)基于典型机械零件图纸(涵盖10类以上产品),形成智能标注算法。
研究期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2月(以签订合同为准)。
资助金额:不超过9万元。
研究内容:风险演化机理建模:基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分区理论,解析2区典型防爆设备在机械损伤、温度异常等132类隐患下的失效机理,构建多参数耦合的隐患演化的风险评估模型;数字孪生验证体系:选取3类典型设备建立高保真数字孪生模型,模拟隐患对设备安全状态的动态影响,量化风险等级阈值;量化融合评估模型:融合专家知识库及历史故障记录,形成数据驱动的隐患风险量化评估方法,替代人工主观判断。
预期成果和考核指标:(1)发表SCI/EI论文1篇或申请发明专利1项;(2)建立≥3类典型设备的数字孪生模型,隐患模拟准确率≥90%;(3)《2区防爆设备隐患风险定量评估方法》标准草案1项,包含132项核心指标及标准化计算流程。
研究期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2月(以签订合同为准)。
资助金额:不超过9万元。
3.1.1申请单位应为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相关企业。
3.1.2申请人应为申请单位正式员工,且为课题实际执行人,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或具备相关领域的项目经验和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青年研究人员(45岁以下)。
3.1.3申请人应具备实施所申报课题的研究能力和基本的研究条件。
3.1.4下列人员不得作为开放基金课题长提出申请,但可以作为成员参与研究:已离退休科研人员;申请单位兼职科研人员;依托单位及所属单位工作人员;已承担本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且尚未验收者。
3.1.5 申请人从以上课题中选题,每人仅能申请1项。
本年度开放基金单个课题资助金额分为7万元和9万元两档,具体资助金额根据课题工作量依据依托单位相关制度确定。
本次公布的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受理日期截至2025年10月20日,以电子版收到的时间为准。纸质申请书用A4纸打印,申请书一式三份(原件),经申请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同意、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按照实验室联系方式寄送至指定联系人,同时发送电子版(包括申请书盖章扫描件及Word格式文件各一份)至指定邮箱,电子邮件标题请注明“开放基金课题申请”,邮件附件命名方式为:申请课题名称-申请单位-申请人。邮件附件不超过35 Mb。邮寄纸质材料前请先发送电子版,确定格式无误后再寄出纸质申请书。
重点实验室收到申请后将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由依托单位与开放基金课题长、课题承担单位签署课题合同书。
开放基金各课题发表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专著、软件、数据库、研究报告等成果,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时,第一单位须署名“天津市能源化工防爆安全重点实验室”及“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英文名为“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Ex Safety Technology for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及“CNOOC Tianjin Chemical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o.,Ltd.”,并注明“天津市能源化工防爆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及合同号,严禁标注无关资助项目。
凡受本基金经费资助形成的知识产权由依托单位与承担方共有,依托单位为第一权利人。未经依托单位同意,课题承担方不得许可他人使用共有知识产权(申请权/知识产权);课题承担方转让其共有的知识产权申请权/知识产权的,依托单位享有同等条件优先受让权。课题承担方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实验室涉密信息。其他未明确事项以合同约定为准。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联系人信息:
课题1和课题2请联系:孟雪,电话:13820328435,邮箱:mengxue@cnooc.com.cn
课题3和课题4请联系:李艳丽,电话:13821229518,邮箱:liyl71@cnooc.com.cn
课题5至课题7请联系:王静,电话:18722118663,邮箱:wangjing99@cnooc.com.cn